商品
全部
電影
文化研究
文學
藝術
贊助
社會學
香港研究
性別研究
經濟
政治
批判理論
送貨方式
付款方式
關於我們
退貨及退款政策
手民出版社網上書店
商品
送貨方式
付款方式
關於我們
退貨及退款政策
日落香江
多買多慳
送貨
香港【順豐到付,客戶須自付港幣34元】
香港【平郵】
澳門
台灣【空郵,需時一星期】
國際【平郵,需時約40日】
數量
−
+
加至購物車
已售出: 4
簡介
−
+
書籍簡介 織假髮女工,月入竟高過洋行經理,那是甚麼年代?何解?香港第一艘渡海小輪何時出現?由甚麼人經營?現今洗髮用品種類繁多,老一輩的人是用甚麼洗頭的呢?香港人甚少經歷地震,1926年香港曾發生強裂地震,當時情況怎樣?已故掌故大家吳昊教授的遺作,老香港掌故系列,細說香港原來好鬼正! 推薦語 《日落香江》中〈四十年代豆奶〉一文,顧名思義就是說維他奶的冒起。吳昊喜歡收藏,收有香港荳品有限公司之年刊,他據此重述維他奶創辦的經過,又引用維他奶開幕時,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的開幕詞,重點是為香港市民製造飲品,可以代替價格相對昂貴的鮮奶,而且售價低廉,有利普及。在維他奶開幕第一天只售出九瓶維他奶,當時的維他奶為闊口瓶裝,設計與鮮奶一樣,當然不是 現在的紙盒裝。從〈四十年代豆奶〉,可知維他奶的來龍去脈 。 ──鄭政恆(摘自《虛詞》) 書籍資料 作者:吳昊 出版社:次文化堂 出版日期:2021年7月 ISBN:978-962-992-477-5 作者簡介 吳昊(1947–2013),香港掌故王,這方面的出版包括博益出版的《香港老花鏡》(1986)和《懷舊香港地》(1988)等,2001年移師次文化堂,推出「《老香港》系列」共八本:《歲月留情》(2001)、《爐峰述異》(2003)、《太平山下》(2004)、《天堂春夢》(2005)、《人海微瀾》(2007)、《鏡繪浮生》(2011)、《逝水無聲》(2012)、《我城碎影》(2012)。今再添四部。
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